潍坊日报社 蔡相山 等:融媒体时代如何以深度报道打造核心竞争力

  [蔡相山: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总经理;刘伟杰:潍坊日报社编委]

  又如★,为充分展现潍坊新春新气象和澎湃发展动力★,潍坊日报于2024年2月22日起★,连续推出《潍坊向“强”而进——“更好潍坊★”新春三部曲之一》《潍坊向★“优”而升——★“更好潍坊★”新春三部曲之二》《潍坊向“美”而行——★“更好潍坊”新春三部曲之三》。稿件层层递进,彰显了深度报道的纵深性。

  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对地市党报而言,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深度报道团队★。潍坊日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家型、复合型记者。一是打造深度报道★“特战队”。挑选骨干力量成立深度报道部,同时坚持部室协同★、形成合力★,对重大宣传、重大报道由轮值指挥长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形成精干★、实战的灵活多样的报道团队★。二是强化交流培训。用好融媒体大讲堂、记者例会、老中青传帮带★、评报、改稿等多种形式提升能力素质,力促实现一专多能,形成一支★“深度报道轻骑兵引领、全媒体记者全方位补充★”的深度报道矩阵队伍。三是建立记者联系点制度★。鼓励引导每位深度报道记者确定一个基层联系点,下基层★、多蹲点、抓“活鱼★”,把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亮点反映出来。

  从2023年报道情况来看,潍坊日报不仅策划了“拼经济”“企业家精神”★“文化潍坊”等主题宣传,还围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等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做到了抓住焦点又不避热点,对地域性重大事件报道不缺位。一大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报道题材被记者编辑精心采写整合后得以呈现。如《★“数字引擎”领飞农业现代化》《探寻营商环境的潍坊“最优解★”》《“冠军之城”的潍坊样本》《医养三问的潍坊答卷》《潍坊制造的升级之道》《★“吉他小镇”炼成记》等深度报道★,展现了城市发展新气象★,充分发挥了地市党报的作用和优势。

  2023年至今,潍坊日报不断加强策划,开设了《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以‘三个模式★’为引领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比拼经济主战场 打好发展攻坚战》《稳扎稳打有干头》《探寻经济活力★‘潍★’面孔》《蹲点调查》等重点专题专栏40余个,不仅满足了读者深度阅读的需求,还达到了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效果。

  具体来看,在前期策划中主要是吃透精神,即通过深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前瞻研究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确保做到策划有方向、创意有“底料★”。在策划运行中,通过把握好“聚焦中心工作思路的出发点落脚点,全员参与策划的主动性积极性,‘弹钢琴’式统筹推进的结构化思维”三个要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力因素,找准政策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深度报道策划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要想使新闻报道出新出彩,就必须注重选题策划★,善于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潍坊日报在深度报道选题上突出多元化★,做到既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又聚焦经济社会热点,还关注基层创新实践和群众呼声★。★“软硬”兼顾不仅体现了党报的高度与权威★,还有效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10月号★,原标题为《融媒体时代如何以深度报道打造核心竞争力——以潍坊日报探索实践为例》★,参考文献略。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海量化信息★、★“快餐式★”报道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地市党报如若依旧靠拼速度抢新闻,胜算几何可想而知。既然时效、速度是短板,那么何以制胜★?答案是以内容的深度弥补速度的不足。无论新媒体如何迅猛发展,内容生产依然是其短板,而这恰恰是传统纸媒特别是地市党报的优势所在。尤其是拥有权威观点、独到分析的深度报道,更是被视为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竞争的“撒手锏”★。

  融媒体时代做好深度报道是地市党报履行主流媒体责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形势,地市党报要充分认识内容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以深度报道为抓手,推动办报质量持续提升。潍坊日报将不断创新深度报道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谋划策划,赋予新闻更多★“厚重感”,在融媒体时代更好发挥纸媒的影响力。

  相比一般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往往题材重大且立意高远★,这样的报道如何做到吸引读者关注?

  此外★,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在机制体制上的倾斜,真正实现对深度报道记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形成从上到下重视深度报道的浓厚氛围★。

  如何让深度报道成为地市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冲击和挤压,实现以深度制胜呢?

  由此看来★,以深度报道为突破口重塑★、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地市党报的现实需要,也是突破重点。

  “构思巧妙,大开大合★,把‘胡萝卜★’写得透透的!”报道一经刊发便引起读者广泛好评。

  例如★,2024年3月,潍坊日报策划推出《蹲点调查》专栏,组织记者到基层一线蹲点调研★,以深入的采访、客观的视角、独到的发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关注基层工作的痛点,剖析社会关注的热点★。

  潍坊日报精耕细作,抓细节、重故事,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接地气的表达方式★,通俗化呈现重大主题★,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报道拉近了党报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彰显了地市党报的责任和使命★。

  3月20日,专栏刊发稿件《胡萝卜的2900公里“迁徙”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阐述了寿光市努力实现从一粒种子向百亿产业集群跨越的探索实践,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在生动可感中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温度、力度。

  从受众需求角度来看★,新媒体“快餐式★”报道虽然能够满足“快”的需求,但因其缺少对事件所蕴含的内容和价值方面的深度挖掘和思考★,不能有效满足受众★“一探究竟”的深层需求★。正是这种对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期待,为地市党报创新突破提供了启示和方向。其中,深度报道能够通过分析解读★“新闻背后的新闻”★,带给受众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把地市党报的优势发挥出来★。

  潍坊日报从创新表达方式入手,不断提升深度报道传播力。一是练就“观察者”的思维,站在全局高度、群众角度,既连★“天线★”又接“地气★”★,形成原创性的深度观察★;二是突破“高大上★”的窠臼,避免刻意拔高★,注重通过小视角折射大变化,用小故事展现大情怀,深入一线★、注重细节★、会讲故事,不断提高新闻的可读性★;三是摒弃“夹生式”的堆砌★,杜绝直接用材料罗列数字和事例制作“半生不熟”的报道,做到深入浅出★,真正让报道“活”起来,使读者看得懂★。

  融媒体时代,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地市党报如何危中寻机、重新找回核心竞争力?潍坊日报以深度报道为抓手,通过强化策划引领、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品牌栏目、夯实人才支撑等,走出了一条以深度报道重塑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之路。

  融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往往不是一次性推出一个整版的★“大块头★”后再无后话,而是更多地呈现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为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潍坊日报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积极打造深度报道品牌栏目,让报道更具广度和纵深性。

  例如,潍坊日报于2023年12月22日起开设《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专栏,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全景展现潍坊城市发展之变★。在此基础上还特别推出“潍坊迎新年再出发·年终特稿”,以二、三版连版的形式★,分农业★、工业、城市、民生、文化五大版块,全方位、多角度勾勒潍坊新图景★。《在创新沃野上书写中国农业现代化新答卷》《制造强国潍坊担当 工业强市逐浪前行》《以人民为中心擘画城市新未来》《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上扬民生“幸福曲线★”》《守正创新赓续文脉 讲好潍坊文化故事》五篇年终特稿★,一经刊发便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在1个月的时间内《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专栏刊发深度报道23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标签: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