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学习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七

  “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从改革方案设计到改革组织实施都要有利于抓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习强调。

  习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年产1000万辆★。与这一历史性突破相呼应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

  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多次专题听取重大改革落实情况汇报★,部署改革推进的步骤和次序★。

  2024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首次中央深改委会议★。习在会上强调★:★“要运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

  新时代以来,已经召开的73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一词贯穿始终★,在公开报道里共出现300多次★。

  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连续多次召开座谈会★,推动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一次次深入社区和农村★,紧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响鼓重锤、驰而不息……习率先垂范,引领全党“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使各项改革都能落地生根”★。

  进一步抓好改革落实,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刻认识抓好改革落实的重要性,明确抓好改革落实的重要着力点,全党上下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矢志不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60条中的最后一条,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明确要求“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背后,是我国多年来的整体规划和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共同发力。从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各部门先后推出数十项支持措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100多天的时间里,一系列重磅举措接连出台,聚焦的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

  抓改革落实,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既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又要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棘手问题亲自解决★,真正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当好改革★“火车头★”,跑出落实★“加速度”。

  新时代以来,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直击药价高、看病贵等痛点难点,到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多年的城乡壁垒★,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再到教育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城乡间差距……秉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为改革的发力点,体现出改革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根据改革形势任务变化和改革工作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完善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以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拼搏奋斗和聪明才智。

  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系统的思维、配套的举措★、持续的行动★,也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触及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每向前一步都不容易,必须在改革落实上下更大功夫。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前行、蹄疾步稳,攻克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书写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

  不久前★,习在安徽考察时,忆及1978年到安徽滁州实地调研包产到户的场景★:★“我还是比较早来学习的★,印象深刻★,看到了我们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追本溯源,安徽有很好的传统,现在推进乡村振兴,也要积极探索,走在前列。★”

  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浙江★“最多跑一次”、天津“一颗印章管审批”……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源自地方探索★,并复制推广到全国★。

  健全整治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不久前★,浙江列出350余项改革项目清单★。以清单化★、项目化分解改革任务,形成路线图、拉紧责任链,已成为当地推进改革落实的重要经验★。

  中央改革办专门成立督察局,专司改革方案督检之责★;山东建立重点改革任务挂牌督办机制★,湖南不断健全改革督察统筹联动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督察工作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紧密协同,始终是党中央狠抓改革落实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根据党中央改革部署结合实际抓好改革任务实化细化,增强改革取向一致性,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服从大局、主动配合★,确保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左右联动、形成合力。

  站在新的起点,汇聚改革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新时代中国人定能不断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2016年2月23日,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听取10项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会上★,一连讲了三个“抓★”★:★“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对于这一机构的责任,习阐明要旨:“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只有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能把《决定》的“大写意”一步步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整治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作出制度性安排。

  抓落实作为作决策的后续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所涉及的战线和领域、所直面的矛盾和问题,多数情况下比作决策更多一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握好轻重缓急至关重要★。习深刻指出,当前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需要打攻坚战的,就抓紧改★;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

  习强调:★“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数字福建★、晋江经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医改……八闽大地★,产生了不少改革创新经验。

  2013年12月,我们党历史上首次在党中央层面设置专司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围绕“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提出要求,强调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一揽子房地产金融举措加速落地★,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进一步释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信号;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

  坚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凝聚起上下同心共抓改革的强大合力。

  握指成拳,方能聚焦聚力。习深刻指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纵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改革任务,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项性的,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有规定性的也有探索性的,有难度特别大的也有难度相对小一些的,抓落实必须分清先后主次,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

  把握好改革节奏★,习强调,“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

  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切实做到“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

  2024年10月★,习到福建考察★,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说★:“福建历来富于改革创新精神★,很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勉励领导干部“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

  这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毅担当,这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韧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征程上★,新时代中国人知行合一,步履铿锵。

标签: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